AI思考系列 — AI的福音与背刺(一)

科技是把双刃剑,浅浅试用过一些AI产品之后,确实认为此次的AI的应用有类似于电力和内燃机发明的情景了。 但相对于工业技术革命,带来的效率提升,反而觉得这次AI技术的应用,对社会带来的潜在风也会更高。下面均为个人浅显想法,仅供讨论

潜在风险:

1)隐私,欺骗与诈骗 2)数据价值更加集中在大公司手中 3)伦理问题

隐私,欺骗与诈骗

目前很多开源的项目,类似facefusion,GPTSoVits 等,稍微懂一些技术知识的,对于这些替换声音的,替换脸,便可以很快速的部署,应用在视频,甚至实时的替换。 这对于此前的反诈宣传来说,是升级版的Boss,原来只是谨防陌生人,现在连熟人都得防范。 替换的成本之低也令人咋舌,一张照片,60s的录音就能做到。 而现在的社媒上充斥着个人的资料,大公司也掌握着个人的信息,对于有些名气的人更是如此,已经几乎无法抹去在互联网上他的”身份ID“。

短期的话,对于一些熟人借钱的情况,还是需要打开视频认证,在应用比如wechat 视频等,应该还无法添加类似的插件,但是对于网页端的一些视频,或者奇奇怪怪的app,需要多加小心。 另外目前的替换主要是五官,如果不放心,可以尝试要求对方快速摇头,弄弄头发,做一些遮挡等,来进行检查。或者询问一些两个人才比较知晓的事情。

对于一些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来说,在app内个人身份验证,可能也需要多加注意,此前防止静态图片的,眨眼,摇头等。 这个已经成为产业链了,央视也经过报道了。

当前对一个人的”克隆“在外表层面已经很成熟,对于刚才说的技术不成熟的方面,比如快速摇晃,遮挡等,解决其实只是早晚的问题。 未来对这部分的防范,和对很多普通人的保护,可能需要在技术层面增加更多的限制,以及指定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禁止。

技术方面,在个人身份验证的方面,如何识别是”本人“,可能需要添加更多的特征,比如活体识别技术,如虹膜识别等。每个人在互联网世界的独特id需要得到更好的加密和保护。

数据价值更加集中在大公司手中

在互联网2.0时代一直值得诟病的一个问题的就是,用户的数据价值并没有属于用户,都是集中到了其他的公司手中,虽然互联网公司可能付出了一定的存储和运营成本,但用户的数据的价值却远高于此。 AI是在大数据和超级运算量中产生的,这两件是又明显的是大公司有更多的优势,固有存量数据,大量的用户还能产生和反馈新的数据,有足够的资本进行超级运算。 由于AI就是一个不断反馈自更新的过程,使用的越多,训练量越多,优质数据越多,反馈的越多,效果就更好,这更容易产生一个头部效应。 使得用户最终”不得不”还是转向到这些产品里。 那么在这个体系中,C端和G端如何获得对应在数据端的价值,可能也更值得考虑和思考。

伦理问题

科技的尽头是伦理和神学么? 就经典的“有轨电车” 问题,自动驾驶的尽头应也是伦理问题。

“有轨电车”其大致内容为:一辆失控的列车在铁轨上行驶。在列车正行进的轨道上,有五个人被绑起来,无法动弹。列车将要碾压过他们。你站在改变列车轨道的操纵杆旁。如果拉动此杆,则列车将切换到另一条轨道上。但是,另一条轨道上也有一个人被绑着。你有两种选择:

  1. 什么也不做,让列车按照正常路线碾压过这五个人。
  2. 拉下操纵杆,改变为另一条轨道,使列车压过另一条轨道上的那个人。

功利主义角度看,为追求对最大多数人来说的最大效益,应该牺牲少数人来拯救多数人。因此,在上述两个版本的思想实验中,都应该要牺牲一个人,来拯救五个人。

康德主义角度看,道德应该建立在必要的义务责任上。如果不可以杀人是一种道德义务,就不可以在上述两个版本的思想实验中动手让一个人牺牲,即使这个行为的后果是牺牲五个人。

这里不讨论哪个方向更为正确。 人工智能也是如此,这里暂时不讨论AI是否自己有思想的终极话题,现在单单在应用技术的场景上已经衍生出了诸多的矛盾,有一则新闻是说,有一个粉丝利用AI技术,复刻了一个已故明星的模型,让“他”仍然能够陪他说话,或者唱歌。 这对已故明星的家属来说,认为不可接受,认为是让这个明星不得安息。那么问题来了,这个已故明星在互联网上的碎片归属于谁呢?谁有权使用它,谁又没权使用呢? 如果是你呢?你是否愿意用这个技术“唤醒”你已故的亲人? 如果那个模型读取了你和“他”模型上所有的对话,学习了你们所有的过去,已经“成为”了他。 你愿意有“他”的陪伴么?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